近年來,洪山區科協、黃陂區科協、蔡甸區科協、江夏區科協、武漢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在市科協黨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加強對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領,宣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洪山:高標準打造亮點品牌

近年來,洪山區科協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市科協的關心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展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致敬科技工作者”“迎接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等一系列學習宣傳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市級科創專家工作站的申報,2021--2023年,創建市級科創專家工作站3家,企業科協11家,園區科協2家;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科協組織3方面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院士專家的引領作用,組織開展了“區校論壇”“專家教授專題報告會”“院士專家企業行”等一系列活動;聯合區教育局開展線上“院士專家進校園”活動30場,組織200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百萬市民科學家——我的科學夢”武漢市第七屆、第八屆科普征文比賽,積極組織廣大學生參加第36屆、37屆武漢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收到良好效果。
其次,充分發揮洪山大學之城科教優勢,聯合省科協共同鑄造科普品牌。2021年,開展5場“荊楚科普大講堂——走進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活動。2022年,聯合省科協攜手湖北衛視在春節期間為全國觀眾朋友奉上一系列科普大餐,該節目匯集各行業院士、名家,其中3場為洪山區科協具體承辦。2023年,舉辦了“荊楚科普大講堂——走進武漢市第二聾啞學校”等活動,轄區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展教聯盟單位積極開放科普資源。“洪山科普君”微信公眾號、洪山科普一張圖等線上科普平臺活躍度高,三年來累計發布各類科普視頻、科普信息5000余條,被知名宣傳媒體采用原創科普宣傳作品200余篇。
蔡甸:用“科普+”戰略服務經濟發展

近年來,蔡甸區科協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同開展以科技惠民、科學普及等為主要內容的特色科技志愿服務,使科普工作延伸到公益活動中,開展“科普走基層”活動,使科普宣傳工作形式多樣化;利用新媒體的資源優勢,持續辦好“蔡甸科普”“科普E站”等科普信息化平臺,在拓展科普傳播覆蓋面的基礎上,不斷豐富科普傳播載體;充分利用科普宣傳欄大力宣傳基層黨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法、安全生產、應急科普等內容;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科普教育基地,大力實施“科普+”戰略,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科協系統密切聯系高端人才的獨特優勢,幫助企業技術創新攻關,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緊密聯系科技工作者,大力宣傳基層科技工作者典型事,增強科技工作者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增進科技工作者對科協組織的歸屬感。
該區科協聯合區教育局堅持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江城科普在行動——我的科學夢”科普征文活動,向市科協申請“太空種子+”活動,開展人工智能送教服務,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下一步,將按照市科協要求,做好科協戰線的宣教工作,更好地服務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區公民科學素質提高。
江夏:多維度打造宣教“新矩陣”

近年來,江夏區科協宣教工作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江夏區實施“五區”戰略貢獻科協力量。
該區科協注重整合各方資源。先后建有東湖路學校地震科技館等11家特色科技場館。指導揚子江等13家企業、示范基地建設“企業文化科技館”和“產業、產品展示館”,支持中山艦等16處科普教育基地提檔升級;運營好“科普江夏”微信公眾號、視頻號,不斷提升科普信息服務水平。
該區科協把科協工作融入到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之中,參與到全區工作大局,打造系列特色工作品牌,不斷提升科協工作影響力。一是積極發揮科技人才在區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組織開展了“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行動。二是圍繞鄉村振興工作大局,著力建設一批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科普示范明顯的特色鄉村。三是結合各方力量,每年組織開展各類、各層次科普活動300余場次。
黃陂:賦能鄉村振興

黃陂區科協實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線上科普與線下科普并行的工作舉措,先后建成科普場館10余個。培育省、市、區科普特色基地200余個;與區委宣傳部聯合推薦2023 年度武漢“最美科技工作者”2名。依托《武漢科技報》等媒體廣泛宣傳轄區優秀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聯合黃陂區衛生健康局主辦黃陂區首屆婦幼健康論壇;支持各級學會、高等院校等,舉辦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廣泛動員各級科協組織和各社會相關單位積極參與科普傳播,聚焦全區中心工作和百姓生活熱點,組織科技志愿服務隊和科技志愿者走進農村、企業、機關、社區、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貼近群眾生活實際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
該區科協以旅游景點為依托,將旅游產業發展與科普特色示范基地建設相結合,建成科普旅游特色基地30余個;全力推進“全媒體科普視窗”與“智慧科普云平臺”相配套的推廣和應用;以“產業+科普”雙輪驅動的模式,促進成員單位信息共享、資源互補;推動產業協調發展,農民收入增加,素質提升;實施“科普中國”落地應用推廣激勵機制,傳遞優質科普資源,切實打通科普傳播“最后一公里”。
武漢經開區科技創新局 開展“長治久安大宣教”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大力開展“長治久安大宣教活動”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熱愛偉大祖國 建設美好家園”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為實現經開區健康有序發展創造穩定和諧的環境。
該局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等宣傳載體,不斷加強正面宣傳。通過“百名干部入校蹲點、千名教師入戶家訪”的方式,向教職工及幼兒家長大力宣揚打擊“三股勢力”有功、舉報線索有獎的思想輿論,動員各族教職工及幼兒家長主動提供線索,檢舉揭發違法犯罪分子,營造“維護穩定光榮、破壞穩定可恥”的強大氛圍,切實擴大宣傳覆蓋面;廣泛開展“七個起來”活動,使黨員身份亮起來、先進典型形象樹起來、鮮艷國旗冉冉升起來、愛國歌曲大聲唱起來、優秀電影精彩放起來、文體活動熱鬧辦起來,把廣大教職工參與大宣教活動的熱情真正調動起來;及時組織召開全體教職工和幼兒家長參加的“長治久安大宣教活動”動員會,成立活動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收集準備學習資料,結合實際制定大宣教活動方案,細化工作要求。對中心負責“大宣教”活動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學習黨的十九大以來區工委擴大會議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形勢政策學習教育。
責編: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