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一線科研追夢三尺講臺育人

記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專任教師朱曼璐
 
 
   她是斗志昂揚的青年學者,是走在科研前線的探路人;她勇于自我突破,攻堅克難把科研成果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她扎根教學一線,用最誠摯的初心守護著自己的三尺講臺……她是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專任教師朱曼璐。5月11日,記者采訪了這位為祖國的基礎教育奉獻青春的科研人。
 
從零到一 微生物領域中取得大成就
 
   2017年初,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后,朱曼璐來到華中師范大學,成為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她建立了微生物定量與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從事微生物領域的基礎研究,努力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
 
   剛入職時的朱曼璐由于資歷尚淺,獲得的啟動資助非常有限,同時能利用的實驗區域也僅僅只有兩排實驗桌。面對科研起步階段遭遇的巨大困難,朱曼璐沒有氣餒,她積極地將自己完全投身到科研事務的各個環節中,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幾乎全年無休,她始終堅持在科研一線,進行“多線程”工作,在科研的各個環節包括實驗室基礎建設、研究方向規劃、課題設計研究、論文寫作投稿以及科研項目申請等都竭盡全力。
 
   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會泡在實驗室里進行微生物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數年如一日。由于微生物的生長增殖非常迅速,需要不間斷地對其生長狀態以及各種生理生化指標進行實時跟蹤,朱曼璐常常每天都需要在實驗室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連續不斷地重復類似的工作,但她總是樂此不疲。
 
   “2013年到2015年,我曾經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留學,那時候物質條件并不太好,我幾乎心無旁騖,每天都埋首在實驗室里。不可否認,科研過程是枯燥乏味的,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內心卻非常充實,因為我覺得自己正做著喜歡的事情,并且一直在堅持。”朱曼璐堅信依靠勤奮、堅持和熱愛,會在科研路上走得更遠。
 
以身作則 三尺講臺育桃李
 
   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的同時,朱曼璐也努力守護著自己的三尺講臺。身為一名師范大學的教師,朱曼璐寓教于樂,始終認為立德樹人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竭盡所能地用行動引導、幫助每一位學生,捧著一顆真心去指導他們。
 
   “朱老師嚴謹細致,做事干練,雷厲風行,始終懷揣著對科研的熱忱,是我非常欽佩欣賞的人,也是我希望能夠成為的人。”朱老師的學生韓菲如是說。朱曼璐做事追求高效,實驗室是定量研究方向,對實驗的精確度要求極高。因此,做實驗之前,朱曼璐總要先做一個清晰的規劃,做實驗時就會有條不紊,提高效率。“不能遇到瓶頸就逃避,要用強大的內心去面對。”面對無數次的實驗結果不理想,朱曼璐總是勉勵學生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堅守學術道德,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開展科研工作,沉下心穩住氣,只要熬過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過程,一旦突破瓶頸,就會有收獲。”朱曼璐說。
 
   工作科研之外,朱曼璐還很關心學生生活上、心理上、思想上的點滴變化。2021年,學院一位新疆籍本科生突發疾病住進ICU,在得知這件事后,朱曼璐第一時間向學院捐款,并動員實驗室師生多在學習上幫助她,不讓這位同學落下太多實驗課。學生王倩心中,“朱老師對每一位同學都是關愛有加,一直認真負責,也常常鼓勵我們,她是我們的良師,也是益友。”
 
   通過努力探索,朱曼璐先后獲得了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楚天學子、華中師范大學桂子學者以及三育人先進個人等榮譽,還多次在學院的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特等獎。其指導的本科生多次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榮譽。
 
“選擇后要勇往直前”
 
   通過不懈的努力,她的課題組在短短幾年內就在細菌生長調控領域取得了數項重要突破,在國際一流權威雜志發表了多篇高質量論文,其中關于細菌轉錄翻譯偶聯以及細菌生長法則的相關工作改寫了領域內的傳統觀點,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被Faculty of 1000專家以及《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Annual Reviews Microbiology》等頂級學術期刊重點推薦,并受邀為權威綜述期刊《Trends Biochem Sci》撰寫權威綜述。在此基礎上考慮酵母細胞與癌癥細胞的特點,從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展望了領域內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
 
   “我們總是想著做出最好的選擇,其實在選擇前你常常不知道什么是最好,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選擇后勇往直前,努力把它變成最好的選擇。”這是朱曼璐常說的一句話,她已先后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面上項目以及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之上,將相關研究縱深推進,力爭實現系統性、體系化突破。
 
記者:張宇馳

責編:一冰

上一篇:讓西甜瓜成為“致富果”

下一篇:強化聯動 “九城就是一城”

分享到: 0
?
?
真实乱偷全部视频,三级av网站,久久成人一区二区,亚洲 欧美 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