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從“開路小兵”到知名專家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周天杰
 
 
   飛馳祖國大江南北的高鐵,讓百姓出行越來越便利,武漢作為全國主要鐵路樞紐之一,一直都謀劃推動著一批重大交通項目。近日,記者采訪了推動武漢樞紐從“十”字型到“超米”字型飛躍的締造者之一,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四院”)副總工程師周天杰,聽他講述自己深耕湖北省鐵路建設30年的故事。
 
見證中國鐵路發展 創造多個第一
 
   1993年,23歲的周天杰從上海鐵道學院畢業,加入到鐵四院“開路先鋒”隊伍。從“開路小兵”到鐵路規劃設計的知名專家,周天杰是中國鐵路快速發展、高鐵建設逐步成網的見證者,也是這張鐵路網的織造者和推動者。
 
   2004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正式發布,中國高速鐵路建設掀起熱潮。當時,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工程、武漢站概念設計、武廣高鐵武漢工程試驗段、武漢站貨車外繞線工程等大型項目同步開工,周天杰身兼7個項目總體設計負責人。“每個項目面臨的技術挑戰、服務對象、進展情況迥然不同。”周天杰說,那時高鐵建設和總圖構架還處于探索初期,技術挑戰大,創新要求高,國內沒有現成的案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提升。
 
   依托鐵四院的綜合技術優勢,周天杰和團隊刻苦鉆研,創造多個第一——他組織完成中國首條運營時速達350公里的長大鐵路——武廣高鐵湖北段的設計,探索、驗證,并且完善了中國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勘察設計體系標準。
 
   他研究提出,國內首創的天興洲大橋四線鐵路建設方案和兩岸疏解布置,高標準貫通各方向干線鐵路和主要車站,很好地解決了武漢鐵路樞紐的運輸韌性,高度踐行了樞紐建設前瞻性、經濟性設計理念。
 
   他在現代風格的武漢站建設中首次采用“橋建合一”綜合結構,漢口站和武昌站分別按歐式、楚文化風格完成改建,強化綜合交通功能,貫徹“短(零)距離換乘”理念,顯著提升中國鐵路運輸服務品質和武漢對外窗口形象。
 
   配合滬漢蓉通道引入新建武漢北編組站替代江岸西功能,既解決了滬漢蓉通道引入、漢口站擴建及配套設施的用地矛盾,實現解編系統集中作業,還可靈活使用兩處過江通道、實現京廣主通道貨車繞城而過,漢口站改擴建及武漢北編組站均已建成運營,充分驗證了總圖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陜西小伙變身地道“武漢通”
 
   周天杰是陜西人,現在卻是位名副其實的“武漢通”。采訪過程中,他介紹起連通武漢的幾條軌道路線如數家珍。“十二五”末期,周天杰創造性提出在武漢規劃建設“兩縱兩橫兩斜”12方向 “超米”字型對外高鐵,新增2處過長江鐵路通道、客運系統按“五主三輔”布局的武漢總圖規劃調整方案。“該方案最終可實現武漢至省內城市群‘0.5~1小時城際交通圈’,至鄰近城市群‘1~2小時高鐵交通圈’,至全國其它主要城市群‘3~5小時高鐵交通圈’,高效覆蓋全國主要經濟區和重要城市。”周天杰自豪地說。
 
積極響應 當好開路先鋒
 
   周天杰倡導的武漢“超米”字型對外高鐵中沿江高鐵、京九高鐵等項目前期設計工作正在推進,“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建設沿江高鐵(包括武漢天河站)、京九高鐵、武漢樞紐直通線(包括漢陽站和白沙洲公鐵長江大橋)。為響應政府戰略,更好地支持武鄂黃黃都市區高質量發展,他帶領團隊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新要求優化完善湖北省軌道交通網絡規劃,還將積極推動武九高鐵直通線、武咸城際南延線、花湖機場高鐵連接線、武漢至張家界高鐵、武漢都市區市域郊鐵路、貨車外繞環線等重要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群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的規劃建設。“為加快完善武漢新城與鄂黃黃快速道路布局貢獻力量,真正實現同城化,規劃‘三橫三縱’快速道路系統。”周天杰介紹,預計在10年左右,目前規劃的線路都能逐步成立,武漢在鐵路人的共同努力下,勢必將交通區位優勢加快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鏈接優勢,為奮力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當好開路先鋒。
 
記者:張宇馳

責編:一冰

上一篇:讓天塹化為一道道“美麗彩虹”

下一篇:一線科研追夢三尺講臺育人

分享到: 0
?
?
真实乱偷全部视频,三级av网站,久久成人一区二区,亚洲 欧美 人妻